返回顶部
国信期货订阅号
国信期货服务号
关闭

全国客服热线                        点击查看更多服务热线

400-86-95536    0755-22941888   

乡村振兴

保价稳供新模式 助力农户渡难关——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纪实

来源:国信期货 作者: 时间:2022-11-04

保价稳供新模式 助力农户渡难关

                  ——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纪实

文/ 营销管理部 杨无悔 国信金阳 崔健

桐柏县毛集镇熊寨村熊先生是当地有名的花生种植户,种植花生已经20多年,名下有近200亩的花生地。往年为了让自己花生能卖个好价钱而东奔西走的他,在2021年却显得十分的平静,甚至在花生价格大幅受挫的市场行情下依旧喜气洋洋地享受着农耕工作。奇怪的是,当地的其他农户似乎也没有受到花生价格下跌的影响。原来,这是因为当地的花生种植户都已参与2021年河南省桐柏县、驻马店市正阳县和开封市祥符区三地花生“保险+期货”项目。

(一)当花生期货上市遇上“保险+期货”

2021年8月17日,河南省财政厅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联合发布了《河南省财政厅郑州商品交易所关于印发〈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方案〉的通知》,对2021年至2022年河南省花生品种“保险+期货”试点作出了工作规划。

作为2021年新上市的期货品种,花生期货自2月1日上市起便备受瞩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由于花生种植收益相对较高,近年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花生种植已成为主产区多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花生期货的上市,不仅为许多贸易商和压榨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存在一定困难的花生种植农户来说,也可以通过“保险+期货”的先进模式,将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转移。

河南省作为国内最大的花生种植省,省内各花生重点种植区域的农户均面临着花生种植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尤其在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无常、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国际经济局势动荡的大背景下,这种风险被进一步放大。为了更好地防范花生价格波动造成的农户收入受损,保障重点种植区域的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实现省内花生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财政厅联合郑商所借助花生期货上市的契机所发布文件,指导花生“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的开展。在郑商所组织的项目意向申报和评选后,由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期货”)牵头的8家期货公司最终同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农险”)建立起合作关系。覆盖河南桐柏县、正阳县、祥符区三个重点区域的大型县域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拉开了序幕。

 

(二)千里情缘一“险”牵

项目正式启动前,为更好地助力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市正阳县和开封市祥符区三地的农户脱贫,让更多农民了解并参与到“保险+期货”项目中,郑商所及中原农险派出了下乡工作小组,意在考察当地农户的种植情况以及参保意愿,并向当地农户介绍“保险+期货”这一新型保价工具。本次下乡活动不仅解答了当地农户对“保险+期货”这一新型保价工具的疑惑,坚定了当地农户参保意愿,同时也消除了当地农户对价格波动的担心,提振了当地农户种植意愿。

9月23日,正值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国信期货联合桐柏县人民政府、中原农险于9月23日上午在河南省桐柏县成功举办2021年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纷纷表达了对于本次项目的期待。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表示,此次试点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联合探索支农惠农新路径,助力河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之举,希望试点项目合规有序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为农户提供有力市场风险保障,增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南阳市副市长范勇表示,本次项目帮助当地农户在多变的价格周期中抵御市场风险、稳定经营利润,进而提高农户的种植意愿,推动了当地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也为河南省其他地区的保供稳价工作树立了标杆。河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高聚辉表示,本次项目的成功开展对打造全省“保险+期货”典型样板、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花生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

最终,经过3个月的运行,项目保险产品顺利到期,实现承保总量约4.25万吨,种植面积19.30万亩,参保农户19000余户,总保费为1802.15万元。最终赔付超过1528万元,赔付率达到84.8%。

(三)项目成果喜人,农户纷纷点赞

通过此次项目,农户切实尝到了“保险+期货”的甜头,对“保险+期货”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起初在听闻“保险+期货”的保价模式时,熊先生表示对该业务并不了解,因此参与此次项目的意愿并不高。但通过下乡工作小组的讲解后,熊先生逐渐了解到该项目的稳价机制,因此为自己名下的150亩地购买了保险,并号召附近的花生农户一起参与。

项目开始时,熊先生曾表示,自己了解到一些“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所以邀请了乡亲们一起投保,但由于是首次参与该类项目,因此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缴纳了约1400元以投保自己名下的部分田地。

项目结束后,熊先生得到了赔付近1.2万元,远远超出了熊先生参保时缴纳的保费,同时也极大地弥补了自己在花生价格下跌时的亏损。项目结束后熊先生也是第一时间询问了工作人员下次是否还会有这样的项目,表示自己对赔付效果十分满意,非常感谢政府推出这类助农惠农的好项目,后续还想继续参与到此类项目中。其实,在前期下乡工作中,工作小组了解到许多农户同熊先生一样,对于本次“保险+期货”项目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经下乡工作小组的讲解后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到本次项目。最终,项目的赔付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参保户对于“保险+期货”保价模式的认可度,不少参保户表示希望政府继续推出“保险+期货”项目,自己将继续积极参与到项目中。

(四)助力乡村振兴,“保险+期货”是认真的

项目取得喜人收效的同时,也呈现出多个特点。首先,项目覆盖了多个重点种植区域,承保规模、农户数量以及保费规模上在花生“保险+期货”都创出新高,保费补贴则由河南省、市、县多级财政以及郑商所联合支持;而由于项目承保数量巨大,给各期货公司子公司的场外期权入场及对冲带来巨大挑战,最终在郑商所的指导下,由国信期货子公司国信金阳牵头的8家公司达成了一致的分批入场方案,大幅降低了集中入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另外,为了保障项目运行中的高效信息互通,由交易所、保险公司及期货公司建立了高效的会商机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沟通,保障了项目的高效运转和顺利实施;最后,为切实保障农户利益,该项目的保险产品采用障碍结构,在达到特定价格时,赔付效果会得到增强,为农户提供了更完善的价格保护。

项目的诸多突破和创新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意义。首先,2021年作为“保险+期货”模式被连续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第六个年头以及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年,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帮助农户尤其是原贫困地区农户切实缓解花生种植过程的价格风险,证明了该模式存在的重要意义。

其次,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来源。河南省又作为花生种植大省,其花生产业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定,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保险+期货”模式充分保障农户种植收益,调动种植积极性,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最后,项目由郑商所和河南省、市、县三级财政联合发文和共同支持,是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应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险+期货”模式下保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8家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同保险公司的高效对接和流畅运营,展现出该模式日趋成熟的运行体系,再次证实了其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

南阳市副市长范勇表示,本次项目帮助当地农户在多变的价格周期中抵御市场风险、稳定经营利润,进而提高农户的种植意愿,推动了当地花生产业健康发展,也为河南省其他地区的保供稳价工作树立了标杆。

河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高聚辉表示,本次项目的成功开展对打造全省“保险+期货”典型样板、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花生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

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表示,此次试点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联合探索支农惠农新路径,助力河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之举,希望试点项目合规有序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为农户提供有力市场风险保障,增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总之,“保险+期货”模式经过数年的积累和发展,无论是在交易所、政府、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工作协同上,还是在保费沟通、产品结构的不断完善上,均有了长足、稳定的进步。相信未来,“保险+期货”将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